在德國遊民與政府要員可優先接種疫苗嗎?自從指揮中心宣布公費疫苗接種對象的優先順次,以及臺北市宣布要為街友施打疫苗後,網路論壇上即有鄉民評論:「台灣政府官員優先就是個笑話」,也有認為:「就是有白痴把市場和遊民列入插隊」。這些當然都是情緒反應,卻也某程度反映了民眾對於疫苗接種優先順次的不滿。Jun 25, 2021Jun 25, 2021
這社會不差文抄公式的新聞,卻值得更有品味的報導-也談誰可以買疫苗及誰來分配疫苗?國內的報導向來不強調釋明規範面的問題,過去除公共電視還有關注司法議題外,甚少記者能把一項議題中的法律規定爬梳清楚。「真的假的?中央可統籌分配疫苗,法源來自《COVID-19特別條例》?」是近來對於「誰可以買疫苗?」及「中央政府有權統籌分配疫苗嗎?」這兩項議題之法律適用有較為清晰的…Jun 7, 2021Jun 7, 2021
校正回歸:重生吧!確診數,我還你原形!誠然,「校正回歸」是個不太容易理解的譯詞,但若不以名害實,事後補正確診數字並不罕見,也非指揮中心獨創。但其中宜分辨的是:需要溯及地更正確診數字的理由是什麼?就此各國的原因就未必相同了。以德國為例,從去年疫情爆發以來,即不乏因各式亂七八糟的理由,包括重複計算、通報遲延、(具有德國特…May 23, 2021May 23, 2021
臺灣社交距離App與COVID-19的篩檢這幾天最紅、最多人下載的App非臺灣社交距離App莫屬了。對此,林靜儀醫師說:「政府設計出這個兼顧隱私又有效疫調的App我真的覺得當臺灣人走路有風。[…]這個App的廣泛使用,可以減少疫調的困難、增加疫調的廣度與詳細度,更可以讓大家不用整天盯著『確診者去過哪裡』的足跡,兼顧疫調隱…May 15, 2021May 15, 2021
法律繼受的不復得路與便扶向路:法律白話文外的另一條路在臺灣,法院的裁判,乃至於各類法律文本與社會頗有脫節之感並非新聞,導致這種情形的原因繁多,其中要者不脫教育,惟考慮到原因背景,卻又與我國作為一個法律繼受國不脫關係。這一方面是出於裁判等法律文本與在社會、文化中積累而成的判斷有所斷裂,另一方面法律文本中的遣詞用字也常未能為未受過法學…Apr 10, 2021Apr 10, 2021
實至名鮭,然後呢?雖然鮭魚之亂隨著壽司餐廳的優惠活動結束已漸漸平息,不過在法律上卻引發了「鮭魚們」是否濫用了更改姓名的規定、國家可否限制命名與改名等討論。在姓名作為人格表現的延伸的前提下,改名自然地與在憲法上受到保護的人格權或人格發展自由相牽連(釋字第399號參考),但這是否意味因為改名涉及人格表…Mar 21, 2021Mar 21, 2021
所謂國人,在水一方-談國人返國須持Covid-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的救濟如何可能11月18日指揮中心宣布國人返台與外籍人士一樣必須出示登機前三日內的Covid-19核酸陰性篩檢報告,始可登機。這項新的舉措戳到了台灣貌似法治國的痛處。怎麼說?Nov 22, 2020Nov 22, 2020
進擊的萊肉-也談所謂的萊劑「一國兩制」據報載,政府開放「萊豬」入台後,有11個直轄市、縣(市)擬訂定自治條例要求肉品不得檢出俗稱「萊劑」的萊克多巴胺(Ractopamine,乙型受體素[β-agonist]之一種)。其中宜蘭縣與台東縣全面禁止含有萊劑的各種肉品,台北市、桃園市、台南市、台中市、嘉義市、基隆市、彰化縣、…Nov 20, 2020Nov 20, 2020